中国民办职业教育路在何方?

2019-05-22 11:12:14 zhao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这一决定犹如一声惊雷,拉开了民族复兴的序幕。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提速,国内用工量爆发式增长,而大多数劳动者的学历普遍比较低,很多连小学都没读完。为了满足社会和企业发展需求,中国的民办职业教育应运而生。


       作为社会需求催生的产物,民办职业教育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名誉会长陶西平说:“民办教育的发展归功于我国民办教育的拓荒者和探索者——成千上万民办教育的投资者、办学者和管理者,几十年呕心沥血、披荆斩棘与辛勤耕耘。他们饱经风雨和艰难曲折,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摸着石头探路、在公办教育的夹缝中成长,承载着压力办学,资金的困境、世俗的眼光、舆论的不理解、公众的不信任等,还要随时面对政策变化的风险,其中的艰辛和困难难以想象。”


       从最初无资金、无校舍、无师资的自学考试补习班,到如今像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品牌职业学校,民办职业学校的实力已经不容小觑。走在前列的很多学校已经得到教育的认可,成为普通本科院校。民办职业院校毕业生成为支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的生力军。


       教育部《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报告》显示高职院校开设的超过3.4万个专业点中,60.7%的专业点与当地支柱产业密切相关。同时,在技师、高技能人才等传统专业继续走强之外,服务新兴产业、民生需求的物联网应用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康复护理、健康养老等专业点增长迅速。


       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对生产、服务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大力发展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对于更新教育观念,深化学校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智能制造实训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意义、发展目标和规划、鼓励措施等进行了说明。国家还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倡导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与过去相比,国家对民办职业教育的政策从模糊变得更加确定,民间资本也开始大举进入,新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也开始极大地影响教育方式。这一切给民办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首页
产品
赛事支持
项目案例